联想AI+ | 感谢信+1!来自国家电网
7月盛夏,上海某变电站控制室,一只电力巡检机器狗穿过热浪稳步走来。它六足稳扎,主体上方搭载的双机械臂之一,正精准探向一处屏柜。无需人员涉足高压区域,只见灵巧的机械手在远程指令下轻触“复归按钮”——动作流畅、毫厘不差。这瞬间的操作,不仅是设备工作状态的复位,更是传统人工高危作业向“AI员工”安全接力的关键跨越。
这位AI“巡检员”,正是联想为国家电网量身打造的“天枢”运维检一体机器人。在人工智能领域激起千层浪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上,“天枢”正式与公众见面,吸睛无数。据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天枢”已经能精准识别小到屏柜内信号指示灯等精密部件,大到变压器本体状态,并自主执行局部放电试验等检测任务。
不仅产品“硬实力”备受称赞,联想以客户为中心的“软技能”同样赢得了国家电网的认可。“项目组以高度的责任感、专业的技术能力和卓越的执行力,通过六足机器人为电网智慧运维展项及‘天枢’机器人的建设和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其实这份来自国家电网“软硬结合”的双重认可,正是联想晨星电力巡检智能体解决方案在技术可靠性与工程落地性方面提供坚实支撑。
基于多年的智慧电力实践,联想针对传统人工巡检重复劳动、高温高压危险环境、数据采集效率低、漏检误判风险高的痛点,基于自研联想晨星六足机器人,打造了具备“全场景感知+自主决策”能力的电力巡检智能体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区别于常见的单独巡检机器人,联想晨星电力巡检智能体解决方案是一整套平台化、工程化、可复制的行业级解决方案,其通过足式移动平台+边缘计算节点+多模态AI模型,已经炼就了软实力、硬支撑、部署快、高适应四大优势,可以轻松实现对变电站、山地线路、管廊空间等复杂地形的自主巡检与智能识别。
软实力:可扩展智能中台
联想晨星智能巡检平台集成任务生成、路径规划、行为判断、数据建模等全链路能力,支持常规、应急、联动等多任务类型智能调度,实现“调度系统智能体化”;
硬支撑:多模态融合感知平台
足式机器人平台支持红外、声纹、气体、局放等专业级模块集成,且可搭配灵巧机械臂和高性能云台,具备远程操作能力;
部署快:虚拟建模+一键打点
采用3DGS技术进行高拟真地图建模,支持一站式地图生成与打点部署,部署周期缩短70%,环境变化后可局部更新,维护便捷;
高适应:定制即服务
现场支持包括电动门改造、低压联动接入、数据对接定制等“一站式工程能力”,确保方案能够真正适配实际场站中的电力业务流程。
这一整套软硬协同体系,真正实现了行业数据+行业知识+行业场景的深度融合,让联想方案不仅“能用”,更“好用、易用、可推广”。
而基于这套完整的电力巡检智能体解决方案,联想晨星六足机器人也已经远非传统意义上的自动化设备,而是“会思考、有经验、能自主”的专业选手:
一身本领:灵活穿越复杂场景
具备强大的足式机动能力,能越障、爬坡、上下台阶,在草地、楼梯、沟壑等环境中自如移动,突破传统轮式机器人局限;
一颗大脑:AI驱动精准识别
集成图像识别、红外热成像、声纹分析、局放检测等多模态传感系统,全天候识别30类设备缺陷、15类状态异常,异常检测准确率可达90%以上;
一朵云脑:任务调度自主进化
云端AI调度系统可根据天气、负载变化、维修计划自动生成任务,并实现动态调整、自主反思、增量学习,真正实现“越用越聪明”。
在某220kV变电站,联想晨星六足机器人可以每天完成2~3轮全站巡检,点位覆盖率达98.7%,智能诊断精度显著高于人工,且可稳定连续工作,成为巡检一线最稳定的“同事”。
而在WAIC 2025现场闪耀亮相的“天枢”运维检一体机器人,正是以联想晨星六足机器人GS为底盘打造。其不仅具备强大的地形适应性与动态稳定性,能轻松跨越20cm高障碍,胜任±45°坡度行走,并以70公斤以上的负载能力支持多传感器、作业模块挂载,全天候运行于雨雪、高压、高湿等极端场景。同时配备7自由度机械臂与灵巧手的“天枢”,可灵活执行按钮操作、断路器复位、螺栓旋紧等高精度任务,真正实现“操作有度、作业有感”。
在数智化浪潮奔涌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化电力巡检实践价值不仅服务于电网系统,更将为全球电力智能化转型提供样板支撑与中国智慧。以AI为引擎,以技术为骨架,联想电力巡检智能体正助力中国电力走向更加安全可控、自主高效的智能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