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未来学校】教育行业:如何以科技加持,探索未来教育?
联想为罗湖未来学校提供智慧校园整体规划与建设,包括校园智慧物联、校园信息文化展示、精彩瞬间、开放式学习空间、信息化教学平台、录直播系统、多功能学科实验室等。
罗湖未来学校为九年一贯制新型公立学校,智慧教育规划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领衔,协同学校及联想研究院进行整体设计。学校自2017年筹建、2020年过渡办学以来,在办学理念构建、体制机制创新、校园设计建设、未来教育探索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开创性工作,2021年9月,罗湖未来学校在永久校区正式开学。
深圳市罗湖未来学校智慧校园项目秉承罗湖区统一设计,以区平台为入口和基本工作台,要求校园系统可对接到区平台,方便各教职工使用同时,保证平台统筹管理,满足学校、教师、学生需求。
学校:学校总体为9年制,共36个教学班的规模,方案首先要满足2021年9月份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初中一年级开学要求,实现基于数据的精准化管理,及基于师生真实需要的人性化管理。可随时查看并了解学校的环境、设备、教育业务、教育行政事务等情况;可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诉求,并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实现对师生更加灵活的管理。
教师:实现个性化、差异化教学指导,助力“习师”的全面发展。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进展、学习效果、学习特征、能力倾向、兴趣爱好等,实现个性化、差异化教学;促进教师感悟并深刻理解学校“习本”理念,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学生:具备学生泛在、体验式学习,及个性化的探究与实践。形成课堂内外、线上线下融合的、环境舒适的“习场”空间,为学生提供泛在化、情境化、沉浸式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所有运动与健康、学习与探究等数据可以进行汇聚分析,形成针对每一个人的数字画像,从而得到个性化学习指导与管理服务。
根据罗湖未来学校的设计理念及实际需求,联想方案服务业务集团、联想研究院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围绕“习本”理念,以整体空间设计为基础,以保持校园环境的整体美观及基础施工先行为原则,以“校园大脑”为核心集成各类应用,从顶层规划到部分落地交付,为深圳罗湖未来学校打造了一套定制化智慧校园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包括了”联想校园大脑” 、“联想智慧学习”、“联想智慧教学”三大板块,从管理者、教学者、学习者三大维度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
联想校园大脑:结合校园实际需求,搭建统一应用数据管理的数字化底座,打造统一化的校园平台,为布局于校园内各类硬件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汇聚、管理、分析,联通各项数据提供支持,为校园管理者的治理与决策提供数据基础,提高管理效率与科学性。
联想智慧教学应用:联想AI底层技术,结合联想备授课系统等软硬件产品打造精准化教学系统,在这一教学系统的支持下,教学者可以依据系统采集到的学生数据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有效教学、推动个性教学,为教学者减负增效。
联想智慧学习:结合教学者备授课系统打造具有强互动性的开放式学习平台,该平台包含课程直播、录播、自由探究等多种学习模式,学生可在该平台上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打破传统线下授课的时空限制,焕新学习体验。
在联想的支持下,未来学校不仅从技术上让“习本”的教育理念获得了保障和实现,还通过融合的数据洞察更好地让学生实现“习学”,同时通过单一接口简化了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难度,提高了系统建设的效率,并通过持续的、专业的教育与信息化行业服务,解决了智慧校园系统迭代和持续优化的后顾之忧。
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罗湖未来学校实行“导师制” ,老师既是科任老师,又是导师。导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研究并对学生学习、社交、生活等方面进行跟踪观察。通过导师的长期跟踪和记录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留下痕迹,通过分析数据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提供理 论支持,实现因材施教;
凸显“习本”未来学校场景特征
助力学校实现 “习本”未来学校理念,打破未来学校的学习与工作场景不同学习空间的壁垒,形成课堂内外、线上线下融合的“习场”空间,为学生提供泛在化、情境化、沉浸式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的探究与实践学习,帮助学校实现“处处有习场、时时能习得、人人在习学”的学习场景。
深化教学研究,加强办学合作
学校内设有未来教育研究院,每个老师同时也是未来教育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未来学校建设完成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提炼形成相应的研究课题,可根据实际情况组建合适的研究小组,形成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并在教学一线对解决方案进行反复地实施、改进,直到问题解决。 罗湖未来学校加强合作交流,成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人文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实验学校,参与北京师范大学、联想研究院、华为等多个联合实验项目。
K12、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等新建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